中新社東莞11月30日電 (李映民 李純)臺灣著名美食家、作家焦桐30日做客廣東東莞“文化周末大講壇”,為東莞關鍵字排名市民帶來“臺灣味道”公益講座。香港知名傳媒人馬家輝,臺灣著名學者楊照作為主持受邀出席,與焦桐一起共同解讀兩岸飲食文化的生成和變遷。
  焦桐,1956年生於臺灣高雄市,曾編導話劇在臺北公演,已出版著作包括散文《我的房事》、《在世界的邊緣》、《臺灣味道》及詩集、童話、論述三十餘種。此次焦桐來東莞文化周末膠原蛋白大講壇,與馬家輝、楊照一起,共同解讀兩岸飲食文化。
  焦桐表示,臺灣飲食文化,原本是以閩南為主,1949年後,一百多萬的外省新移民同時來到臺灣,帶來各個地方不同菜式,這些不同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在臺灣傳承發展,變成當時很有特色的一個菜式——眷村菜巴里島,“眷村”是當時臺灣新移民居住的地方。
  焦桐從臺灣飲食文化的演變入手,講述了臺灣人對飲系統傢俱食特殊感情。焦桐表示,對於當時很多臺灣新移民來說,吃家鄉菜就是對思念家鄉唯一方式,很多人只能通過家鄉味道一解鄉愁,“眷村菜”代表著那些人的集體記憶。然而,隨著時間流逝,臺灣又漸漸演變出許多獨有的飲食,例如在臺灣有“福州面”、“蒙古烤肉”等,這些菜式在當地都是沒有的,這也是一種有趣的發展。
  楊照表示,臺灣美食為什麼這麼豐富,因為這裡匯聚了來自大江南北,各地的不同人,這些人通過家鄉的菜,想象自己的家鄉。一個川菜館里同時還賣客家菜,這是臺灣獨有的有趣現象。(完)  (原標題:臺灣美食家:“眷村菜”代表著一關鍵字種集體記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74slaa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